農場主何可是個75后,他戴著一副黑框眼鏡,眉宇間透著一股書生氣,說話不急不躁,第一眼很難把他和傳統印象里的農人聯系到一起。
火雞、山羊、兔子、荷蘭豬,楊桃、火龍果、香蕉、百香果,猴頭菇、蘆筍、四季豆、蜜薯……何可的“怡然”和傳統農場確實不太一樣,探訪“怡然”儼然是一路“尋寶”,活蹦亂跳的動物、形形色色的熱帶水果和品種繁多的有機蔬菜,讓走出城市的人們心生愉悅。
“這是新引進的黃金百香果,比普通百香果的營養價值更高,口感也要更好一些,現在還是青的,12月初差不多就可以成熟了。那幾株是四季芒、楊桃……”連棟大棚內,綠意盎然的果木間,何可邊走邊向介紹他的“寶藏農場”。何可原是一名IT工程師,其父輩也沒有和土地打過交道,或許是平淡的工作讓他萌生了跨界的念頭。2011年,隨著女兒出生,他想讓孩子吃上自己親手栽培有機果蔬的念頭愈發強烈,便將目光對準了有機種植。當時,適逢定海大力發展現代農業,推進土地流轉。乘著這股東風,何可承包了小沙街道大沙村的近20畝山林地,種下藍莓、蘆筍等一些家人愛吃的果蔬,就此成為一名新農人。
年輕,有理念,有學習的能力。這是何可對新農人的定位,也是對他自己的要求。在種植方面,他沒有遵循傳統使用農藥殺蟲除草的種植方法,而是采用了有機種植。創業之初,何可幾乎跑遍了浙江省周邊的生態農產品生產基地,不斷向同行請教,學習病蟲害生物防治種植技術,最終通過物理除蟲、生物誘蟲、天敵捕蟲等方式解決蟲害,讓果蔬品質有了保障,也讓“怡然”成為全市首家以有機方式種植管理的果蔬農場。在銷售方面,他充分發揮自身所長,打造互聯網農場,建成農產品全程可溯系統,并通過線上預訂,自主配送,推出了定海轄區內從“地頭”到“餐桌”最快4小時、當日采摘當日送達的銷售模式。
“光會種不會賣不行,光會賣不會種也不行。多走多看,肯定會有收獲。”為讓自己從一知半解變成行家里手,何可常常到國內外參加各種展會,了解最前沿農產品情況及種植技術。在他看來,辦農場種農產品就好比生產科技產品,需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學習接受新鮮事物,及時調整種植的品種和規模,以達到更高的品質。
何可將全部心血和汗水付諸土地,妻子夏敏成為他的得力助手,主要負責農場的線上銷售。在夏敏的眼中,“怡然”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,“開始我以為他是小打小鬧玩玩,誰知一發不可收拾。2014年,我們第二孩子出生,那時候發現他投在農場的錢快夠買兩套房了,不料,臺風一來那兩套房都搭進去了。”提及農場的發展,當年超強臺風“燦鴻”對農場帶來的創傷,夏敏仍記憶猶新,一旁的何可則打趣道:“那時候的慘狀都上了央視,整個農場被夷為平地。”
創業的成功必然和艱辛如影隨形。遭到重創之后,夫妻倆的堅持和付出才換來了今日的風輕云淡。“創業有輸有贏,不過是再來一次。”何可說,臺風過后,在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幫助下,農場架起了更抗風更智能的連棟大棚,添置了監控探頭、強排抽水設施、應急發電機,讓看天吃飯的行業,盡可能經得起風雨的檢驗。
從最初的近20畝,到目前的200余畝;從家人吃什么種什么,到眼下的以銷定產;從零星的散客,到目前的千余名長期有效客戶,日超百單銷量……何可的有機農業夢想在這片沃土上照進現實,這些年,怡然生態農場先后獲得浙江省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、浙江省省級農村科技示范戶、浙江省農作物新品種示范戶等榮譽,也正因為有了如何可一般的新農人,定海的現代農業步入創客時代,成為一支驅動鄉村振興的生力軍。